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愛續軌跡長河
感恩生命禮物
------凌源市紅十字會
4月3日,凌源市紅十字會開展“生命·禮贊”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表達對遺體(角膜)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的思念、緬懷之情。
此次“生命·禮贊”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由凌源市紅十字會副書記、器官捐獻協調員張巖主持,凌源市紅十字會副會長王廣輝在致辭中說:生命的盡頭并非塵埃,而是美好的遇見。廣大捐獻者在點亮別人生命的同時,也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他(她)們永遠活在親人、受捐者及其家人心中,永遠激勵著后人沿著他(她)們的足跡前行。同時,我們也致敬捐獻者家屬。正是有了您的理解與支持,才實現了捐獻者們的崇高愿望,挽救了那些在生死線上徘徊的生命,用大愛換來了萬家“團圓”。在這里,讓我們一起點亮心中那盞燈,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禮贊生命! 向傳遞人道博愛、饋贈生命禮物的捐獻者們,傾訴我們的想念、寄托我們的哀思!
志愿者代表丁爭深情誦讀《生命的禮物》,表達對捐獻者的崇高敬意。
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捐獻者們默哀三分鐘。
最后,凌源市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會志愿者隊伍從政府前百合廣場走到永利廣場,行程1.1公里。大家斗志昂揚一起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人體器官(遺體)捐贈隊伍中來,使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續和傳承。
凌源市紅十字會宣:
死亡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無法回避的事實,但一個人死后能為社會做點什么?當一個人的生命衰竭時,將器官無償捐獻,使他人獲得重生,這不僅是自身生命的一種延續,亦是留給社會最后的“生命禮物”,成為人世間最高的善舉。對于受捐者來說,人體器官移植和等待移植患者的數量比例小一點,就代表等待移植患者的希望多一分;而對于器官捐獻者來說,他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被放大到了兩三倍甚至更多,將自己最為寶貴的身體器官留給了這個世界,用最后的禮物給生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1.人體器官捐獻遵循“自愿、無償”的原則;
2.捐獻發生在逝世之后,志愿登記不影響您的健康權益;
3.最終能否實現捐獻,需經醫學評估并尊重親屬的意見;
4.請將捐獻意愿告知家人,獲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5.如果捐獻意愿發生改變,可以隨時變更或撤銷登記。